如何搞定第一個100萬用戶?
傳統商業時代和今天的互聯網時代,我們各有不一樣的打法。
金山創建于1988年,是傳統軟件時代國內的領軍品牌。我作為一名設計師于2000年加入金山公司,那時在產品、市場和團隊管理方面,金山CEO雷總(雷軍)帶著我們創造了很多彪悍的打法。
那時候,我們做產品非常重視“里程碑式”的項目管理。比如大型辦公軟件WPS和大型游戲《劍俠情緣》,都涉及大量底層開發工作,數年才發布一個新版。每個版本會設置M0、M1、M2到M3等若干里程碑節點,每個節點跨度都在半年以上。
金山當時已經非常重視用戶體驗,2000年就建立了國內最早的人機交互設計團隊。我們跟用戶互動的方式主要是“焦點小組”,每季度或半年,針對某個產品召集幾十個用戶,做面對面的訪談。另一種方式,是每周客服一線同事收集好用戶意見,整理成文檔,以周報的方式發給產品經理,產品經理再整理給項目組,給總監在到管理層,基本每份用戶意見報告周期在一個月以上。
產品方面的宏大敘事外,市場方面也是長槍大陣。金山時期,我們講究“風暴式營銷”,講究“海陸空”三軍并進。
所謂“海陸空”,“空軍”指的是整體市場造勢,“陸軍”指的是組織地面推廣團隊進行線下傳播,而“海軍”則是選擇各路銷售渠道進行合作。那時我們會提一個相當“高大上”的提案,比如“紅色正版風暴”、“龍行世紀”、“秋夜豪情”等,先把概念做足,再通過市場投放把聲音放大,做成聲勢浩大的營銷事件。這些市場活動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,比如1999年的金山詞霸“紅色正版風暴”,三個月內銷量突破110萬套,創下當時中國正版軟件銷售的歷史記錄。
跟這套打法配合,金山的內部管理也形成了“動員與會戰”傳統。打大仗期間每天早上都開動員會,啟動“全員會戰”,集結全公司跨業務線,跨部門的力量,打產品研發和市場營銷的攻堅戰。金山有典型的戰功文化,勝則舉杯相慶,敗則拼死相救,團隊執行力很強,大家的兄弟感情濃厚。
這種兄弟感情在業務困難的時候是“法寶”。當時有一個工程師叫海洲,現在是小米網的工程主管,那時候我們一起合作做詞霸,他曾一年內兩次和我談過離職,因為很多人挖他,每次我怎么讓他改變主意呢?他一提離職,我就約他下午5點出去吃飯,吃到凌晨5點,兩瓶白酒我們都喝趴下。他回家就覺得很內疚,不提離職了。
金山時期這些產品,市場和團隊管理的方法發揮了重要作用,不少都開創了業內先河,是中國軟件時期的典范。
2007年金山在香港上市,算是里程碑式的成功,雷總功成身退離開金山做了天使投資,并于2010年創辦小米。上市后幾年,金山的互聯網業務慢了半拍,2011年,雷總重新回到金山出任董事長,金山市值逐步創30億美元新高;WPS移動版用戶超1億,長居辦公軟件下載榜首;2014年5月,金山旗下的獵豹移動獨立分拆上市。移動互聯網時代,金山這個品牌又再度活躍起來。
雷總曾講過創業成功的三個關鍵因素:選個大市場,組建最優秀的團隊和拿到花不完的錢。那么做小米和做金山有什么不一樣?
小米和金山在創業時都選了很好的業務方向,組建了非常優秀的團隊,兩者不一樣的是:
1.小米在創業早期就拿到了足夠多的錢。
金山時期,WPS名滿天下,詞霸在電腦的安裝覆蓋率超過80%,但苦于盜版環境,公司沒賺到什么錢,也沒從資本市場拿到足夠的錢。這樣,金山整個業務以戰養戰,WPS賺了錢,做詞霸,詞霸賺了錢,然后做毒霸和游戲,最后游戲賺了錢,金山才順利上市。在以戰養戰過程中,業務都難以堅持做深做透,在互聯網轉型過程中,軟件業務因為要過多考慮養活自己,無法做出長遠的轉型決策。
2.創辦小米,雷總要求我們只專注于一點:口碑。
這種基于產品和市場的思路變革,就像帶著大家集體“給大腦刷了個新ROM(手機系統固件)”。產品周期從過去的“里程碑式”每年發布,變成了每周快速迭代;不再“全員會戰”,而是要求全員客服;進行用戶體驗調研不再是每月每季度,而是每天都在和用戶交流;把產品的“風暴式”營銷推廣變為潛入式互動,如潤物細無聲般,一個個產品功能點滲透到和用戶的日常運營活動中;營銷不再刻意營造“高大上”,類似“龍行世紀”之類的口號就不用了,我們要求直接說大白話。
在2008年,雷總就提出了“專注、極致、口碑、快”的互聯網七字訣。專注和極致,是產品目標;快,是行動準則;而口碑,則是整個互聯網思維的核心。
傳統意義上講究“慢工出細活”,然而互聯網產品的極致都是在快速迭帶中產生的?;ヂ摼W技術的日新月異,讓整個互聯網更新迭代的速度也非常快,中國互聯網發展不過短短二十年,卻已歷經了門戶、Wed2.0和互聯網三個階段。
移動互聯網時代,要求我們必須快起來,不快的公司會被淘汰。這里的“快”是一種手段,而并非目的,是新商業邏輯和消費心理的必然要求。在過去,交付商品給用戶后,企業往往認為與用戶的接觸就結束了;而現在這才僅僅是開始,后面需要不斷與用戶互動,讓用戶參與到商品的改進完善中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