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米做品牌有什么獨門秘籍?
小米做品牌的路徑不一樣,這跟我們對商業模式和消費需求變化的理解直接相關。
功能消費時代是無品牌,進入品牌時代,品牌是企業的品牌,而今天,我們應該建立的是用戶的品牌,就是讓用戶參與進來。
通常來說,傳統行業的品牌路徑是,先砸知名度,再做美譽度,最后是維護忠誠度。互聯網企業由于產品即品牌,所以通常是先做美譽度,然后再做知名度。在強調工具化價值的互聯網產品中,忠誠度基本很難建立。
小米做品牌的路徑:一開始只專注蹁度,通過口碑傳播不斷強化這一過程,到了足夠的量級后,我們才投入去做知名度。
比如MIUI用戶就是從最初的100人開始積累,并通過口碑傳播不斷擴散,如今已超過了6000萬人。在用戶積累早期,我們特別注重忠誠度的積累和初期用戶的純粹度。當時曾有同事我們做一款MIUI專用的刷機軟件,我否定了這一想法:還不適合嘗試更大規模的推廣,應當專注于發燒友用戶的召集,保持早期種子用戶的純粹性,如果一般的小白用戶過早大量涌入,MIUI初期的核心群體口碑積攢能力就可能受損。
對于一個品牌,知名度意味能讓用戶聽見,美譽度意味著走到了用戶身邊,而忠誠度則代表已在用戶心里。所謂的粉絲文化就是看斧品牌有多少忠誠的用戶。
被蘋果以30億美元天價收購的高端耳機Beats,是我喜歡的一個品牌。它能超越索尼、BOSE這些傳統的大品牌,成為高端耳機的第一品牌,最重要的一個原因,就是Beats的粉絲文化,它的創建者是美國知名饒舌歌手Dr-Dre,而且用了各種大膽的方法制造用戶的認同感和參與感。
小米一起在認真維系粉絲用戶,通過提供參與感來讓用戶持續喜愛,成為朋友。在贏得了足夠的忠誠度之后,我們才選擇通過市場廣告投放的營銷方式擴大傳播。2013年、2014年,小米手機在春晚期間做了品牌形象廣告,投放力度也逐步加大,這是建立在我們已經擁有了千萬量級的粉絲用戶基礎之上。
參與感是小米品牌理念中的靈魂。我認為,年輕一代消費的是參與感,他不單單說我看到你、摸到你,還需要能夠參與進來跟你一起成長。
有人覺得小米的用戶很‘瘋狂“,其實大家不知道我們團隊和用戶的關系,用戶的參與度是遠超大家想象的。直到今天,我們都會很克制,盡量不去打廣告。我們想的是如何延續我們在一開始建立起的模式:怎樣讓用戶發自內心喜歡我們的產品,怎樣能把產品的體驗,把產品的羨度做到用戶的心里去。